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旨在通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启迪作者思维,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664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51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1-2002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编辑质量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误诊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9-6647
  • 国内刊号:11-451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1-2002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编辑质量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第5期文章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的影响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2-07~2004-07我院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治疗方法上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05- 05

  • 肥胖者糖耐量受损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地区健康体检者1246人,年龄20~76岁,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据测得值计算BMI.选择无肥胖且血糖、血脂正常的志愿者84例为正常对照组(A组);测得体重超过同年龄组同性别相应身高20%~30%者49例为轻度肥胖(B组);31%~50%者47例为中度肥胖(C组);>50%者31例为重度肥胖(D组).共211例(已去除确诊糖尿病患者49例).......

    作者:殷文波 刊期: 2005- 05

  • 1次性塑料包埋盒与常规脱水框的配合使用

    一次性塑料包埋盒因其易包埋,易切片,便于归档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作为脱水盒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我们将其与常规脱水框配合使用,在石蜡包埋时使用一次性塑料包埋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汤鸿 刊期: 2005- 05

  • 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疗效观察

    1994-07~2004-06我科采取V-Y推进皮瓣及其改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21例32指,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王辉;刘洋;吴桂永;吴聚;李红 刊期: 2005- 05

  • 腭裂修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

    我院1987-08~2004-11共施行各类腭裂修复术583例,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总结如下.......

    作者:郭广霞 刊期: 2005- 05

  • Fluor Protector和Prime&Bond(R)NT粘接剂对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首诊患者(未经任何治疗)62例患牙181颗,男30例,女32例,年龄25~65岁.患牙牙本质暴露的原因包括牙合面重度磨损、牙龈萎缩致牙颈部暴露、轻度楔状缺损不需要充填,患牙遇冷、热、酸、甜或咬硬物时感觉酸痛.......

    作者:李启艳;汤颖聪;杨睿 刊期: 2005- 05

  • 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为了解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时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规律,我们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CRP进行分析测定如下.......

    作者:李清友;刘鹏 刊期: 2005- 05

  • 腕(肘)管综合征的诊断治疗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科2004-10~2004-12门诊及住院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大73岁,小26岁,平均42.6岁.其中双手麻木7例,右手麻木3例,肘以下麻木4例,正中神经疼痛2例.全部患者腕(肘)部加压试验阳性.痛觉减退的肢体7例.......

    作者:杜红霞 刊期: 2005- 05

  • ECT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995~2003-12我院泌尿科住院的前列腺癌发生胃转移28例,年龄55~80岁,平均70岁.......

    作者:魏明湘;沈达炜;左磊;王强 刊期: 2005- 05

  • 肿瘤患者的Rh血型分析

    人类RH血型系统自1939年被发现以来,因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溶血性输血反应而成为红细胞血型中仅次于ABO血型的重要系统[1].其抗原系统主要有D、C、E、c、e五个抗原组成,其中重要的是D抗原;临床上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D抗原,分为Rh(+)和Rh(-),Rh(-)受血者必须输注Rh(-)同型血液.也明确规定:输血前要进行Rh血型D抗原检测[2].我院近几年来对肿瘤患者18965例进行了R......

    作者:王书锋;吕毅;王艳;邵树军 刊期: 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