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误诊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9-6647
  • 国内刊号:11-451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1-2002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编辑质量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第04期

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原因分析

任伟;魏祥品

关键词:脑积水/诊断, 脑积水/外科学, 治疗失败(hydrocephalus/diagnosis, hydrocephalus/surgery, treatfailure)
摘要:我院于1994~1999年间,在收治的81例不同类型的脑积水患者中,其中有18例为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后,因出现不同性质的并发症致首次分流失败又行再分流术,现结合临床资料对V-P分流术可能的失败原因、预防措施及再手术原则进行分析总结。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男12例,女6例,年龄9月龄~67岁,平均22.3岁。病因:先天性脑积水1例,肿瘤性脑积水7例,继发脑内炎症后脑积水2例,自发出血性脑积水2例,外伤性脑积水6例,其中梗阻性脑积水11例,交通性脑积水7例。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和/或MRI明确诊断后,予行首次V-P分流术治疗。术后36h~4.5a,平均5.6个月,全部病例再次出现不同程度的颅高压症状,发热3例,行走不稳7例,意识障碍6例,除复查头颅CT和/或MRI外,又行腹部X线摄片、脑脊液检查等,证实分流管阻塞14例(脑室端阻塞8例,腹腔端阻塞6例),感染2例(均为切口感染,其中1例伴颅内感染),颅内出血2例(均为脑室内出血)。1.2 方法 18例再手术患者分别根据不同的失败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①分流管阻塞者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更换相应的分流管。对首次分流时间较长,分流管被脉络丛或大网膜较紧密包裹,则不拔出分流管,于同侧再放置1根。②2例感染者先行取出分流管,1例术中脑室内取出脑脊液送检细胞数正常,即同时行对侧V-P分流术;另1例因脑脊液细胞数超出正常值,而予抗感染、脱水等治疗,待患者体温、血象、脑脊液细胞数完全正常后再行引流术。③2例脑室内出血者均先行脑室外引流术,并加强抗感染治疗,待复查CT示脑室内出血完全吸收后再行V-P分流术。V-P分流方法: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行侧脑室枕角穿刺。钻孔点以枕外粗隆上4~6 cm,中线旁开3 cm为宜。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同侧眉弓中点。置管长度为10~12 cm。分流管经颈、胸皮下隧道至腹部,用特制的Veress针由上腹中线旁经腹直肌穿刺送入腹腔,腹腔内分流管长度以穿刺点至耻骨联合中点为宜,成人约30~35 cm,管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