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旨在通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启迪作者思维,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首页>中国误诊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9-6647
- 国内刊号:11-451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1-2002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编辑质量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瘢痕粘连的研究
宋若先;宫良泰
关键词:预防, 椎板切除膜, 切除术后, 硬脊膜, 硬膜外瘢痕粘连, 硬膜外纤维化, 椎管内, 炎症反应, 瘢痕形成, 下腰椎手术失败, 学说, 纤维环, 损伤, 神经根粘连, 骶棘肌, 椎间盘摘除, 综合作用, 自然过程, 致炎因子, 硬膜外腔
摘要:硬脊膜瘢痕粘连是椎管内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的重要原因[1-3]。如何防止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及神经根粘连受压是目前骨科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形成机理 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手术局部损伤、血肿形成及炎症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4-6],其详细发病机理目前仍有争议。1948年Key研究认为硬膜外瘢痕形成来源于椎管前方受损的纤维环,指出血肿是术后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首次提出了纤维化形成的前源学说。1974年,LaRocca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硬膜外瘢痕来自椎管后方受损的骶棘肌创面的后源学说,并将覆盖于椎板切除部位及向椎管内延伸的纤维层称为椎板切除膜,建立了椎板切除膜(Laminectomy membrane)理论。90年代,Songer等[2]动物实验发现,硬膜周围的纤维化既来自后方损伤的骶棘肌创面,亦来自前方损伤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后者的纤维瘢痕包绕神经根,导致侧方受累,由此提出了纤维化形成的三维立体学说。Robertson[3]则认为硬膜外纤维化是椎间盘摘除术后的一种自然过程,髓核中的致炎因子磷脂酶A2激活炎症介质,在硬膜外腔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进而形成癍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