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误诊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9-6647
  • 国内刊号:11-451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1-2002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编辑质量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第06期

皮质类固醇治疗单疱性角膜炎应用的几个问题

张孟祥;马颖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治疗,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诊断
摘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简称单疱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常见眼科疾病,由于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治疗比较棘手,目前已成为感染性角膜炎中主要致盲眼病之一[1]。近年来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深层型HSK普遍增多,常成为治疗中一种重要方法,但应用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以做到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减少不良后果。1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及危害 HSK是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引起,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增加,HSV-Ⅱ也可以引起HSV角膜的感染[2],两者均为DNA病毒,普遍存在于人群中,极易在人体内潜伏和复发,当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是HSK复发的关键[3]。HSK在临床上可分二型,一种是上皮型或浅层型,另一种为以实质和内皮损害为主的深层型。由于抗病毒药物及免疫增强剂等药物使用对于上皮型和浅层型HSK的治疗比较容易,如果治疗及时彻底,治愈后能够保持良好的视功能,而深层型HSK单靠抗病毒药物不容易在短时期内治愈,长时期的基质层水肿和浸润并可引起后弹力层皱褶,必将会使角膜内皮发生损害导致后果严重,视功能障碍甚至失明。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其效果亦不同,因此,正确认识其病变的性质和类型,是HSK治疗中的重要环节[4]。